“小米”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林冰

林冰: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个人简介:林冰,中共党员,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2021级研究生。硕士期间总平均成绩达到了90分以上,连续两学年综合排名位列市政工程系第一,曾荣获两次学业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小米特等奖学金、武汉理工大学“佳源”奖学金、武汉理工大学三好研究生标兵和武汉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同时在《第十六届湖北省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投稿活动中获得了优秀奖。在硕士导师张倩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成功发表四篇SCI一区论文,其中有三篇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时是九月,对硕士生活充满期盼与希望的林冰同学带着稚气走进武汉理工大学的校园,在张倩老师的试验室,各种先进复杂的仪器让这位新同学不免好奇,也更加激发了对科研的探索之心。完备精细的仪器为林冰同学的科研之路铺平垫稳,三年时间,勤恳踏实的林冰同学在操作这些设备时彷佛和老友交谈般熟稔。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幸运的是,对科研有着热诚和进取的林冰同学遇到了她的伯乐。张倩老师在市政学院耕耘多年,不同于生活上平易近人,张老师对学生的科研有着严格要求,也有自己独特的培养模式。团队秉持着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写论文,师弟师妹反过来帮师兄师姐做试验的一对一互助原则,这种成员之间的相互分享与讨论促进了团队学术氛围的形成,激发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创新想法。

在注重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张倩老师同样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核心价值观培养。正是在张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深深地影响下,林冰在科研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截止目前为止,林冰以第一作者在专业领域top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发表了2篇文章,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发表1篇文章。此外,还有1篇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谈及这些丰硕成果,林冰同学对帮忙一起做试验的师弟师妹,以及指导交流的师兄师姐心怀感恩。

 


undefined

undefined 

行路千里,兼听则明

林冰同学在脚踏实地之余,不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仰望学术璀璨的星空。在研究生生活三年期间,张老师带着林冰同学积极参与了《第七届全国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2023水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以及《第五届国际水协会资源循环利用大会》等,密切关注学术前沿的同时并多次在学术会议上海报展出投稿论文。聆听专家的演讲、论文报告和研讨会,她了解到了最前沿的环境领域发展动态,极大提升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张倩教授的指导下,林冰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双碳”计划的号召,硕士期间以弱电场强化菌-藻共生系统处理苯胺废水为研究方向,以期为工业废水的高效处理及污水处理碳减排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做试验的过程虽然充满了曲折和辛劳,但正是这些挑战,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追求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她也将所学知识投入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参与项目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横向项目的学生负责人,她带领团队成员完成绘图任务、实验设计与装置运行、样品测试与分析等工作,并进行结题验收现场汇报,进行PPT汇报以及答辩交流。在和课题组成员并肩奋战的过程中,她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一系列的经历,让她逐渐从一个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实践者,能够在面对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林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思想上要求进步,在同学中也努力做好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研究生宿管会的管理人员,她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中,获得校级通报表扬2次。在学校和同学们需要她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勤勉务实、不惧风雨、不畏艰险、不辞辛劳,为封控楼栋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肩负起理工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在这次疫情中,她看到了理工大学生在危难面前不管身处何地,身在何位,共同为这个大家庭战斗着。在参与防控工作后,她更加感恩和谦卑地看待生活,认识到了健康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人一起努力的价值。

   


学子寄语:学会知行合一,追求通专并进,坚持勤学好问,争做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一篇: “小米”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郭钰昕

下一篇: “小米”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国际教育学院李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