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主办,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暨2024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来自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的100余家的300多名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了2024年学术年会。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万庆参加本次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首先对学术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预祝取得圆满成功,并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莅临表示诚挚欢迎。舒立春指出,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要的分会之一,正积极助力学会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学术社团建设目标努力奋进。他强调,分会应坚持政治强会,以高度使命感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坚持学术立会,以高水平成果提升创新引领力;坚持服务兴会,以高品质服务助推教育基金工作;坚持规范办会,以高效能治理激发分会发展活力。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设立各类基金,积极拓展办学资源,助力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期望与各兄弟高校基金会深化交流合作,一起努力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理事长向出席年会的嘉宾和会员单位代表致以热烈欢迎。同时也代表浙江大学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兄弟高校长期以来对浙大和浙大教育基金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回顾了过去一年分会的工作,强调了教育基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工作。他提出,要继续加强分会工作机制,深化领域研究,推动高校教育基金工作的实践探索和经验交流,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共同开创教育基金工作的新局面。他还呼吁大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峥嵘代表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作了2024年度工作报告。会议还听取了由分会监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吴瑞林作的2024年监事工作和财务工作报告。会上还通报了会员入会申请及2025年工作计划。
开幕式后,华北电力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杨维东副教授受邀作《三十年再回眸——海内外一流大学资源拓展的关键特征与未来趋势》主旨演讲。演讲全面概述了高校基金会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海内外高校筹资概况、国内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以及推动高校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表示,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强调多元投入机制,高校基金会在动员社会资源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愈发关键。尽管我国高校基金会的筹资规模持续扩张,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筹资格局尚未完全成型;基金会与校友事务的深度融合成为显著特征,投资策略也趋向稳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基金会的组织架构较为完备,但在专职人员配置及理事会成员结构上存在差异。为此,他建议应优化配套保障机制、完善高校筹资体系、提升基金会专业化运营能力,并强化组织保障,以期实现高校基金会的高质量发展。
25日下午,高校基金会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与筹资策略分享会顺利举行。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发展联络处处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汪雨申,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邢晓强,先后就所在高校的经验及做法进行主题分享。重庆大学校友总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许骏主持分享会。
汪雨申以《饮水思源、善款善用——探索全生命周期、多层次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为题,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基金会的概况、定位与使命、筹资历史与氛围、管理体系与特色项目,以及多层次化的管理体系。他提到,交大基金会致力于资源筹措、资金管理、支持教育与科研、社会服务与公益文化传播等,通过“筹、管、投”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为院系筹资和管理赋能,凝聚各方资源,构建社会贤达与交大、校友与母校的良性深入互动推动重大捐赠项目落地,有效提升了学校及基金会的社会美誉度。此外,汪雨申还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品牌项目,如张良起奖学金、黄旭华奖学基金等,以及其在市场化、专业化保值增值投资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邢晓强带来《西安交通大学经验分享》,分享了西安交通大学基金会在筹资、项目管理、公益教育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基金会通过打造品牌项目、挖掘特色故事、邀请公益导师、组织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弘扬公益文化,营造浓厚的捐赠氛围,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依托创新港平台,基金会实施了“6352”创新工程,创建了“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为校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外,基金会设立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及思源悦捐众筹在内的多个专项基金,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为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许骏则以《文化引领,赋能校友筹资工作》为题,概述了重庆大学校友总会与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及校友会组织架构,并深入探讨了文化引领在校友筹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他通过校歌、校训、办学宗旨等文化元素,生动展示了校友会与基金会如何通过文化精神的传承与项目推动,激发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与支持。如“94我爱我校”微捐赠计划及多项学科、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基金的设立,均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发展。通过举办地方校友会负责人研修班、推动小鸟爱心基金、前锋基金等群体参与活动,校友会不仅增强了校友间的联系与合作,更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6日上午,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伟教授,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副主任、校友总会副秘书长丁海忠,分别主讲了《全球政治经济演进逻辑及对教育基金的影响 》和《大学基金会资产管理工作交流》。
刘伟分析了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包括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新技术民族主义与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并探讨了这些变化对教育基金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投资效益提升、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公关的重要性以及全球供应链重塑对教育基金投资的挑战等。
丁海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基金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对比,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海外大学基金会资产管理的成功经验,如资产管理公司模式、投资管理委员会模式及其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同时也指出了国内大学基金会在资产配置、投资策略、投资收益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例,分享了其在资产管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大会期间,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广东省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等共计60余家理事单位和监事出席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会上,秘书长刘峥嵘向理事们报告了2024年的工作情况,拟定了2025年工作计划。理事们分别就相关议题发表了意见。会上审议通过了2024年工作报告、财务报告、2024年监事工作报告以及会员单位入会申请,并对当前在研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本次年会成功搭建了一个针对高校教育基金工作者的交流平台,汇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及高校基金会秘书长,他们围绕推动高校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旨在携手促进该领域迈向更加卓越的发展阶段。
(转载自: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武汉理工大学“奇石乐”奖学金签约捐赠仪式在我校顺利举行
下一篇: 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